

推进公共餐饮场所“瓶改管”(瓶装液化石油气改管道天然气),是提升城镇燃气安全水平、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举措。四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与四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紧密联动,协同推进公共餐饮场所“瓶改管”工作,一批重点场所燃气设施完成升级改造,安全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。
近日,
四会市实验中学食堂
“瓶改管”工程顺利完成改造
并成功点火,正式投入使用。
这一重点安全工程的落地,标志着该校食堂彻底告别了传统瓶装液化气的供气模式,全面迈入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环保的管道天然气新时代。这一项目的成功实施,不仅为师生创造了更安全、优质的就餐环境,也为全市学校餐饮场所的燃气安全升级树立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示范样板。

莫海燕
四会实验学校高中部办公室主任
“瓶改管”工程将安全、便捷、经济、环保的管道天然气引入校园食堂,为师生安全增添了一层保障。同时,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,持续稳定的供气也确保了食堂餐饮服务的顺畅运行。
据了解,该项目采用“政府牵头+部门联动+企业实施”的协同推进模式。四会市城管局主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,联动教育部门、学校与四会新奥燃气建立快速沟通机制;四会新奥燃气作为实施方,通过多轮现场勘查量身定制改造方案,并利用“国庆中秋”双节假期窗口集中施工,最大限度减少对餐饮场所正常运营的影响。整个项目仅用15天便克服管线复杂、交叉作业等难题,于10月7日实现竣工点火。
黄振康
四会新奥燃气有限公司工程管理员 策略通
施工过程中,我们严格遵循国家燃气规范,管材与设备均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。“瓶改管”在安全、运营等多方面均带来显著提升:在安全上,告别了瓶装气频繁更换与存储的风险,智能报警系统实现供气可控;在运营上,天然气价格更稳定,省去钢瓶运输装卸费用,长期可降低成本;在服务与环保上,持续供气避免断气困扰,清洁能源也有力助推绿色校园与城市建设。
公共餐饮场所人员密集、用气需求大,
是燃气安全管理的核心区域。
相比传统瓶装液化气,
管道天然气在供气稳定性、安全性、
持续性及环保性方面优势明显,
是公共餐饮场所燃气升级的最优选择。
四会市大力推进“瓶改管”,正是从源头遏制液化气钢瓶因存储、搬运和使用不当引发泄漏、爆燃等风险的关键之举。目前,四会市“瓶改管”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,成功打造实验中学食堂等一批安全升级示范项目。据统计,截至目前,四会已完成新建项目84个、改造项目39个。这些项目的顺利投用,不仅从根源上提升了重点场所的燃气安全水平,其快速协同、高效施工的实践经验,也在四会形成示范效应,为后续推广复制提供了成熟模板,有力推动四会公共餐饮领域燃气安全管理整体升级。
四会市城管局表示
下一步将联合燃气企业,进一步总结项目推进中的协作机制、施工流程与服务标准,有序推进学校、医院、大型商超及企业食堂等符合条件场所的“瓶改管”工作。
冯健玲
四会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一级行政执法员
“瓶改管”是消除燃气安全隐患、保障城市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,意义重大。我们将携手燃气公司,认真梳理改造经验,制定更高效的施工流程与服务标准,持续扩大改造覆盖面,有计划、分步骤地将“瓶改管”延伸至更多符合条件的公共餐饮场所,切实提升燃气安全保障水平,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
四会市融媒体中心
记者丨陈锐根
编辑丨陈丽莹
责编丨苏锦萍
文章转载请注明:来源于“四会发布” 策略通
财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