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历史上,诸葛亮是最著名的丞相。刘备去世后,诸葛亮辅佐后主刘禅,勤勉谨慎,大小事务必亲自处理,赏罚严明;与东吴联盟,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;实行屯田策略股牛配,加强战备,并给曹魏带来了不小的威胁。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一位丞相,因为文韬武略,也取得了不输诸葛亮的功绩。
一
具体来说,王猛(325年~375年),字景略,北海郡剧县(今山东省寿光市)人。王猛的祖先姓田,秦始皇灭了齐国后,田氏被称为“王家子孙”,因此以“王”为氏。仍居海岱。王猛出生时,中原地区战乱不断,他跟随家人颠沛流离,辗转来到魏郡(今河北省魏县)定居。
王猛在兵荒马乱中,观风云变幻,手不释卷,刻苦学习,广泛汲取各种知识。在此基础上,王猛逐渐长成起来,为人谨严庄重,深沉刚毅,胸怀大志,气度非凡。东晋永和十年(354年),桓温北伐,暂时击败前秦荆州刺史郭敬等人,驻军灞上。
展开剩余74%得知这一消息后,王猛前去投奔。一番交谈后,王猛的才华赢得了桓温的认可,他称赞道:“江东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您的才干!”桓温退兵前,桓温赐给王猛华车良马,又授予高级官职都护,请王猛一起南下。但是,王猛心想在士族盘踞的东晋朝廷里,自己很难有所作为,所以他拒绝了桓温,并他便继续隐居读书。
桓温退兵的第二年,即前秦皇始五年(355年),一代雄主苻健驾崩。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,不得人心。于是,。寿光三年(357年),苻坚一举诛灭苻生及其帮凶,自立为大秦天王。在此之前,王猛已经被人推荐给了苻坚。所以,等到苻坚即位后,立即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,这是一个协助君主处理朝政的重要官职。
二
在苻坚的器重下,王猛成绩卓著,很快升为尚书左丞。由于他执法不阿,精明强干。在三十六岁那年,接连升了五次官,直做到尚书左仆射、辅国将军、司隶校尉等,这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了。
当时朝廷内外有一批氐族显贵,仗恃与皇室同族或“有功于本朝”等,身居要津,恣意妄为,无法无天。王猛的矛头首先对准他们。在“有罪必罚”的同时,王猛还力求做到“有才必任”。他在接受司隶校尉等新职务之前,曾力荐在职官僚苻融、任群和处士朱肜等人,使他们各得要职。
在苻坚、王猛、邓羌等人的共同治理下,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,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,并且愈战愈强,十年之间(366~376年)便统一了北方。值得注意的是,和诸葛亮一样,王猛不仅鞠躬尽瘁,综合儒法,选拔廉明,励精图治,还具有率军征战的才能。
前秦建元六年(370年)1月,王猛率军三万伐燕,兵至洛阳,王猛陈述利害,争取到守城将领慕容筑的投降,然后在石门、新乐等地大破燕军。在此之后,王猛多次率军攻打前燕,并且急攻邺城,经过奋力激战,终于攻下邺城,消灭了前燕。灭前燕之后,苻坚调王猛回长安委以丞相之职。到了这个时候,王猛在前秦可谓是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了。
三
担任丞相后,因为事务繁多,王猛积劳成疾,终于在前秦建元十一年(375年)六月病倒了。苻坚得知这一消息后,亲自为王猛祈祷,并派侍臣遍祷于名山大川。碰巧王猛病情好转,苻坚欣喜异常,下令特赦死罪以下。对此,在笔者看来,如果诸葛亮遇到刘备,王猛遇到苻坚,也是自己的荣幸。
同年七月,苻坚见王猛病危,赶紧询问后事。王猛劝说苻坚不要急于消灭东晋,而是应该防备鲜卑、西羌等势力。不过,从后面的情况来看,苻坚并没有听从王猛的临终之言。王猛去世后,苻坚按照汉朝安葬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,隆重地安葬了王猛,并追谥王猛为“武侯”。前秦上下哭声震野,三日不绝。
此外,王猛文功武略股牛配,被后世史家认为是比肩诸葛亮的旷世奇才。唐代追封并设庙享奠古代六十四名将,“前秦丞相王猛”位列其中。
发布于:安徽省财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